近日,“建行杯”辽宁省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落下帷幕。
由党委学生工作部组织,素质教师队伍主力指导参与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1件作品获得金奖、2件作品获得银奖、8件作品获得铜奖、1件作品获得优秀奖,为我校此赛道历届参加此项竞赛最好成绩。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为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点项目,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上山下乡出海”,乘风破浪向未来。同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厚植家国情怀,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创意组金奖作品:红色云旅——田间摆渡人
指导教师:官毅、李枝霖、白洁、宋继东、李佳、徐新宇、岳清松、李宁、王军、韩晓平、李春、郝争争、迟玉斌
团队负责人:孙枭
团队成员:吴思娣、谷广川、吴思娣、谷广川、王思琪、王晓敏、高雨晴、纪瑞涵、刘松瑞、孙玺涵、王净心、梁兆涵、张家和
田间“摆渡人”,是以当今 5G 时代下发展的 AR 技术为基础,与传统的营销方式结合的,以助农为主的“AR+”电商产品。
本产品是以特色产品以及特色地区为模型,在录视频的同时,将海聚优选和心里有你作为电商平台,和农总行直接合作,推广了农业的同时,也保证了这个平台产品的质量。
在商品开发方面,网络动力通过特色产品作为模型拍摄视频,与电商平台合作,将各地区落后农村的农产品建立农村供应链体系。
技术创新点有自主研发基于 AKAZE 特征提取的精准图像识别技术、自主搭建基于阿特兰蒂斯系统后台大数据分析模块、基于空间矢量计算的图像识别模块、开发语言创新、基于 TOF 镜头的密集深度图等。
创意组银奖作品:农墨重采——传统农场携手农耕研学,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指导教师:黄微、宋萍、王宏波、田惠怡
团队负责人:吕鑫
团队成员:程子健、史星华、左诗琪、陈奕帆、罗沚漩、吴迪、顾春旺、牛福源、唐家轩
在传统农场基础上,创新性地建设了家庭农场+研学+露营新模式,创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有助于让小朋友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探讨学习,亲身实践、科普知识。
研学是学校生活的生动延伸,通过言传身教、活动设计浸润小朋友,设计从实操种小麦到做面包贯穿四季,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然。
农场还采取了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均衡发展模式,种植大棚和露地果树、西瓜等40余种水果蔬菜,同时发展渔业养殖、家禽养殖等,实行生态循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并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公司借助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将基地产品通过网络进行推广销售,将打造成“休闲观光,体验采摘,养生膳食、亲子教育” 为一体的绿色农业园,实现乡村梦。
创意组银奖作品:新农村低碳家用供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基于太阳能技术和石墨烯技术的研究
指导教师:张颖、曹海燕
团队负责人:黄君
团队成员:刘志全、曾庆隆、陈华、付晨辉、张荠、李江、周梦杰、赵国军、孔瑞康、郭雲格、张琪、邓闽生、石琦、巨书帆
石墨烯是目前人类已知强度最高、韧性最好、质量最轻、导电性最佳的材料,也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可能得到大力发展的新技术之一。
团队围绕传统供暖系统技术的不足,以提高供暖效率并提高对太阳光的利用为总体目标,将石墨烯技术与第三代纳米晶 TiO2 太阳能电池相结合,开发一种新型的绿色智能供暖产品,该产品将应用于新农村住宅建筑,实现建筑内产生的能源消耗全部由太阳能系统自行负荷,从减排、节能、新材料三个维度设计,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该系统将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立面有机结合,利用石墨烯材料的优良导热性制作导热膜替代传统电加热炉进行供暖,可以把导热膜铺在墙壁和地面上,通过远红外的方式均匀地发热,更加健康,低碳,环保,并嵌入式温控系统检测室内温度,智能控制供暖。
此外,内蒙古大良沟幸福之路——数字农业孪生技术助力农业生产与少儿研学、E农加油站——大学生助农服务平台、禾下乘凉——云种植乡村振兴助农计划、《慧农》智慧农业可视化认养大棚项目、“农享自盈”农业服务平台、大手拉小手,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咿呀学语——留守儿童教育帮扶平台、追寻红色记忆——开创AR红色智能扫描新平台项目获得铜奖,基于大数据的戏曲文化保护分析项目获得优秀奖。
历史性成绩的突破,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参赛师生的辛勤付出。希望全校师生以获奖师生为榜样,主动作为,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契机,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的活力,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