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回头看,都为了更好地往前走。2023年,在积极进取中不断前行。全体学工人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的部署安排,结合学校实际,以推动学生工作高质量数字化发展为主线,积极建设智慧学工系统、“一站式”学生社区、微思政育人体系,实现多项创新与突破,进一步提质增效,为学校混合式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持。
优化顶层设计,持续加强学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逐步修改完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制度汇编》,其中包括工作制度、工作预案、工作流程等,以加强学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为目标,健全制度保障。完成《素质教师工作指导手册》初稿,按常项工作、阶段性工作分类整理归纳,梳理素质教师工作中密切相关、高频应用且有代表性的工作227项,进一步提质增效。
提升专题思政活动引领力创建思政品牌项目
重点突出五育并举,积极开展党建引领、爱国主义教育、学业就业指导、创新实践、安全教育、劳动教育、美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寝室文化建设等方面思政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两节四月”、学风建设月、文明养成月、体育活动月、雷锋服务月等主题活动,共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充分挖掘工作开展中的优秀事例和先进集体、个人素材,通过在双校区做最美笔记展、读书笔记展、身边的榜样优秀学子展等多渠道传播,线上线下联动,打通思政教育最后一公里,形成良好工作氛围。
精品化推动微思政资源库建设,提升思政教育感染力
完成50余个精品视频,实现精品化专题化创作,在党建引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教育管理等四方面集中内容策划,实现数量和品质的双突破。将入学教育前置化,在暑假期间推出第二期系列视频,4大板块16篇精品,不仅帮助新生平稳度过适应期、明确树立个人目标、合理规划大学时间,同时增强家校合作,同心育人,把学生教育好、培养好。 成品平台化前置化传播,在部门微信平台、全国高校思政网、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门网站、智慧教育平台等集合发布,阅读量5万+。
立足学风建设,多措并举促成学习成效
采用智慧学工系统签到和学风督查小组线下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检查全校257个班级晨读晚自习情况,晨读平均出勤率为99.75%,晚自习平均出勤率为100%,学习纪律和学习效果同步提升。开展学风建设活动月,双校区举办“学霸面对面”交流活动、考研答疑会、特色晨读评选等活动,同时鼓励各学院积极开展特色学风建设活动,以活动倡学风、以氛围育学风。全年共组织4次大型评优评先活动,共评选出校级优秀个人(含奖学金)2000余人,优秀集体百余个,辽宁省、大连市、校级各级优秀毕业生近500人,通过评优评先树立典型,营造“比学赶帮”良好氛围。
创新管理模式,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模式试点建设
学校着力打造校院贯通的“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实践资源供给体系,形成党建引领、协同育人、自治驱动的建设特色,加强制度与方案制定,保障建设落地;引入多重主体,汇聚师生力量下沉社区,将成长成才服务“全方位”输送到社区每个学生的成长当中;重点挖掘已有空间的功能多重性发挥,一场多用,开展面对面答疑、职业规划、成长辅导、社团活动等个性化服务内容,将“一站式”学生社区逐步升级打造成为文化浸润的“育人基地”、师生融合的“社区课堂”、人人共享的“园区之家”。
2022-2023学年生活园区评优表彰工作完成,新增特色寝室评比,193个寝室获评“优秀寝室”,61个寝室获评“特色寝室”,253名同学获评“优秀个人”。2022-2023学年通过定期检查及评分,提高寝室整体卫生水平,减少安全隐患,全年检查平均分99.64,五星级文明寝室4121间。
依托四维融合机制,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023年预防监测干预全闭环,全年无心理危机责任事故。与二级学院联动配合,通过线上心理测评、线下心理排查的方式,开展全覆盖心理问题、心理隐患排查。依托既有“学校-学院-班级-寝室”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动态更新重点学生心理档案,精准实施“一对一”心理指导和帮扶。通过智慧学工系统开展心理委员班级信息月汇报工作,为院系心理工作开展提供建议。
开展多样化授课模式,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普及性教育。开设公共选修课《沙盘游戏与团体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多次开展授课研讨,专业化开展学科建设工作。
依托“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10月10世界精神卫生日”等主题活动,不断提升心理育人实效。打造“心理沙龙”“心灵氧吧”“倾听树洞”等品牌系列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保障勤工资助精准化,助贫困生安心求学
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积极有序地组织开展了奖、贷、助、补、减等各项工作。2023年度共评选出国家奖学金10人、省政府奖学金19人、国家励志奖学金613人,国家助学金4000余人,征兵代偿补偿、直招士官学费补偿、退役复学学生学费补偿300余人,并为2000余名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审核工作。
加强国防教育教育和军事课教学工作发挥育人功能
积极开展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作为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作为必修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扎实有效地推进军事课课程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顺利完成省教育厅开展的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和军事课教学评估检查工作。
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质量年,四大维度保障学习实效
2023年,学校以培训为基础,以竞赛促学习,以工作室为契机,以考核为手段,全面提升素质教师专业水平、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素质教师系列培训工作建立外部专家授课共建育人协同体模式、书记部长领衔授课模式、院系承办经验输出模式、素质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模式、院系定制培养模式等创新机制,分层次开展线上、线下思想理论、业务技能、职业素养等培训;组织参加国家、省、市级、校、院级相关培训44次,参训3500余人次。
组织开展校级素质教师名师工作室评选建设工作,“启新”工作室、“聚力”党建育人工作室、就业教育与指导工作室、“红色印象”素质教师工作室、匠心沁艺工作室、筑梦未来工作室6个工作室初见成果并均通过终期成果验收答辩评审。
组织素质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学校各类比赛,行政获奖和科研获奖181人次,指导学生获奖3296项,并联合多部门、多举措培育出多项校内外参赛优秀作品、优秀团队。组织校级素质教师党建思政技能大赛,以赛代练,提升工作技能。
科学制定学生工作绩效考核方案,开展学工队伍评优,对各院系、素质教师进行综合考核评价与激励。实行专业教师、管理岗位工作人员担任班导师的制度,为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提供了支撑。
充分运用大型学生活动的仪式感,提升学生凝聚力和向心力
重大学生活动在各项工作岗位的组织和管理上,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格要求,基本达到了流程顺畅、纪律严明、秩序有度的目的。共完成各类正式工作通知190余项,既保持缜密的思维,同时兼顾灵活的变化。
毕业典礼及离校工作:6月21日上午,党委学生工作部全程策划并组织大连东软信息学院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5152名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邀请往届毕业生180名校友代表重返母校,安排拨穗仪式。
博川校区搬家工作:根据学校实际工作要求,提前做好预案、各部门高度重视、全员培训细节、现场多方协调、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将万余件学生行李一件不漏点对点送达对应寝室。
生活园区管理中心协调相关部门、各学院、搬家公司,完成招标、学生走读办理和寝室调整、寝室维修、整体方案分配等前期工作。
迎新工作:9月2日本专科新生和9月7日专升本新生两批次报到,在党委学生工作部的整体协调和组织下,实行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严格执行“十分钟”工作标准,并在期间开展“我在大东软”迎新打卡赢文创特色主题活动,保障迎新工作安全、平稳、有序完成,展示我校良好的品牌形象和高效的管理水平。
开学典礼工作:9月27日,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暨2022-2023学年表彰大会在博川校区隆重举行。校长郭权向新同学们讲述了学校办学历程以及在人才培养质量、产教研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办学成果。学校领导班子,各学院、部门领导、老师以及校友代表齐聚,共同欢迎2023级新生力量的加入。
数字化赋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智慧化服务切实提升育人实效
智慧学工系统扩至15大功能模块,安全性提升,并持续深度使用,学生用户数增长32%,日平均使用活跃度达1.5万人次。请假、信息收集等模块高频使用,推进心理约谈、心理月报制度、晨读晚自习检查等业务流程优化。
学生数字画像完成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持续提升教育决策科学化、管理精准化、服务个性化水平,支撑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启动学生人脸识别系统,完成在校生信息导入及人脸采集工作,助力校园出入管理精准化,保障校园安全稳定。组织全校在校生开展学生个体五维测评,使得学生对自身素质与职业发展有更清晰的了解与规划,助力学校和教师更科学地进行教育、管理与服务。
2024年,我校将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凝心聚力,守正创新,为构建有特色、多维度、高质量、一体化思政教育体系持续发力,创新建设品牌思政活动,深入推进数字化赋能学生教育管理,形成"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特色,育人体系下沉、师生合力共建,进一步提升学生满意度、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