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5年全民健康体重管理行动计划》,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掀起“国家出手整治居民体重”全民讨论热潮,健康生活方式成为主流。2025年“致行致远 名师讲堂”思政品牌项目“多元膳食融合:解锁营养与健康密码”专题讲座,邀请健康医疗科技学院专业教师沈埝秋主讲,结合学校“恒进年”总体发展,帮助青年学生实现“恒研智养 进享健康”,助力推进健康校园建设。
沈埝秋
沈埝秋老师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硕士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大学健康科学专业(营养学方向)。先后参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项目等国家级科研课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篇,合作发表SCI论文4篇。曾受邀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展示研究成果并作交流研讨,医学与营养学交叉领域的科研创新能力较为卓越,国际化项目协作经验十分丰富。
结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沈埝秋老师系统并且形象地阐释了现代营养学核心理念,并通过对比中日膳食结构,强调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素的科学配比原则,而不是一味地戒掉某一类别。宝塔共分5层,各层面积大小不同,体现了5大类食物和食物量的多少。食物量是根据不同能量需要量水平设计,文字注释标明了成年人每人每天各类食物摄入量的建议值范围。
沈老师给出的建议方案,优选全谷物、杂豆类等优质碳水,合理搭配动植物蛋白,适当油脂。科学减重并非只要减重,需要充分保证每日所需营养供应,保障正常生活学习需要。他详细解析了不同活动强度人群的日需热量标准:轻体力者2000-2300千卡、中强度2300-2600千卡、高强度2600千卡以上,为师生提供精准的摄入参考。
阶梯式营养方案,给出高校饮食建议,通过研究和分析高校师生作息特点,沈老师创新提出阶梯式营养方案:
早餐高蛋白组合(鸡蛋肉汉堡+奶制品)午餐按2:2:1.5配比主食、蔬菜、肉豆类 晚餐调整为3:2:1.5蔬菜、主食、肉豆类
这种通过"粗细混搭、荤素平衡、少油控盐"的实操策略,构建符合青年群体代谢特征的饮食模型,助力师生实现体质指数科学管理。
加入“健康校园计划"送你科学管理礼包,讲座现场,沈埝秋老师向师生推荐"健康三件套"管理工具,即“一秤一尺一日历”(体重秤、腰围尺、体重管理日历),鼓励大家循序渐进,逐步实行,并长期坚持。
为了巩固相关知识,并增加互动体验感,沈老师现场设置互动体验方式,师生现场操作并生成个人健康数据报告,并挑选案例进行分析,让大家增强切身体会,增进个人身体状况了解。
此次讲座不仅为师生们带来了前沿的健康知识与实用的营养方案,更激发了大家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健康促进工程的理念,通过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健康与营养意识融入校园生活,为打造充满活力的健康校园而不懈努力。
- 上一篇:追思,铸魂!
- 下一篇:全中国最美志愿者的17年公益路,大东软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