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榜样,光芒闪耀。
毕业季来临,党委学生工作部推出省优秀毕业生事迹展播,希望全校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大东软舞台上展现当代青年的活力与风采,不负青春,收获硕果。
让我们走近他们,汲取力量,共赴未来!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陈亮男
陈亮男,担任软件21008班副班长,以卓越的学术成就、丰富的竞赛经历和无私的社会服务精神,荣获辽宁省优秀毕业生称号。他在科技创新、专业竞赛、班团建设、社会服务以及学术发展等多个领域展现了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并将前往澳门理工大学,攻读大数据与物联网专业硕士研究生,继续追逐梦想。
坚实学习与工作:作为副班长、助理辅导员、楼长,陈亮男同学积极帮助同学解决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展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担任学院新媒体中心网宣部部长期间,累计策划推送公众号文章70余篇,阅读量超3.5万次;担任教务部学生助理期间,高效完成多项工作,获得指导老师一致好评。
在校期间陈同学多门课程满分,获辽宁省政府奖学金、东软教育二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科技创新奖等10余项荣誉。
科技实践与创新:陈亮男开发的“你好·刘家村”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显著提升刘家村村民生活的便利性,并受邀参加大连新闻广播FM103.3的现场直播采访。此外,他参与研发的“云智农科-基于云计算的智能温室种植监测平台”荣获多项省级、国家级奖项。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他的技术实力,更体现了他将创新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他连续两年参加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从省级三等奖晋升至国家级三等奖,并累计获得包括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三等奖等专业竞赛奖项20余项。
社会服务与实践:陈亮男积极投身家乡铁岭市凡河镇政府的实习工作,参与疫苗接种排查、公益知识宣讲、居民矛盾调解等事务,志愿时长超100小时,事迹获铁岭市共青团微信平台报道,被授予“青年表率”称号。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专升本) 王启轩
王启轩,担任软件工程23217班组织委员,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觉悟、学业发展、专业竞赛及个人实践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彰显出新时代优秀大学生的卓越风采。
红心向党: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王启轩同学始终将思想政治建设置于首位,坚定政治立场,锤炼党性修养。她积极组织并参与“红色话剧”等主题教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时代旋律。日常中,她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的忠诚与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
勤学领航:王启轩同学深谙学无止境,始终将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她勤奋刻苦,目标清晰,课堂上积极互动,课后潜心钻研,学习效率卓著。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不懈努力,其学习成绩稳居年级第一,并获ALPS奖学金、三好学生、东软榜样等荣誉,展现了卓越的学业能力,为专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多维并进:竞赛场上,她凭借敏锐洞察与创新思维,斩获“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奇葩创意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东北赛区三等奖等荣誉,为校争光。
作为班级组织委员,她认真负责,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积极组织同学参与各类活动,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以“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高效完成各项工作,彰显了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强烈的责任担当。
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 王博
王博,担任班级生活委员,切实解决同学们生活的问题。积极上进、热爱集体,以学习为第一要务, 不断努力,名列前茅。
学无止境:王博认真努力学好每一门课程,保持专业第一,并在多学科上取得满分成绩。在学校评优中连续两年获得校三好学生,并连续两年获得校级奖学金。
积极参赛:王博同学在大创项目中表现卓越,获得国家级立项1项、省级立项2项;在学科竞赛与综合素质类比赛中全面开花,荣获中美国际创新创业精英赛(2022年)省级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据分析挖掘竞赛省级一等奖等成绩。这些沉甸甸的奖项体现了他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也为学校争得荣誉。
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 张荠
张荠,担任微电子21002班团支书,引领班级建设,和同学们共同进步。同时,清晰规划自身发展路径,在自主学习、科研创新、深耕专业、科研助农等方面均有不菲的成绩。
矢志奋进:张荠同学初入大学时成绩并未名列前茅,但凭着不懈努力,在大三学年学业成绩和综合成绩跃居专业榜首,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习优胜奖、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标兵等荣誉,这既是对她过去不懈努力的肯定,更是激励她继续前行的动力源泉。
科技筑梦:在学术与创新的征途上,张荠参与并获奖专业ABC类竞赛9项,取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等荣誉6次;参与ABC类创新创业类竞赛11项,获省级金奖等荣誉。在科研领域,她同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国家级相关学术类期刊1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参与教师研究项目并随导师发表并检索SCI论文5篇;参与国家级大创1项、参与省级大创1项、负责和参与校级大创6项。
笃行致远:张荠担任微电子21002班团支书一职,以身作则,引领班级稳健前行。她带领同学一起学习党的纲领、党的文化、党的知识等,坚定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在她与班级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班级荣获“先进团支部”、“学风标兵班”等称号。
在微电子社团中,她作为核心领导人,成功策划并举办多项素质教育活动,举行多项竞赛及专业软件使用的培训,充分利用辽宁省微系统实验室资源,培养同学们的创新力意识,激发同学们的潜力。
志愿实践:张荠总是怀揣着一份对社会的热忱,始终以热忱投身社会实践。2023年赴旅顺口红色基地研学;2024年参与“三下乡”活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在志愿活动中锤炼责任担当,用行动回馈社会。
她践行“厚德笃学、自强不息”理念,将科技助农与乡村治理结合,以专业知识服务国家战略,在乡村振兴征程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使命答卷。
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 王思琪
王思琪,担任班级团支书,曾任23级助导、院组织部副部长和创新创业学生管理委员会主席等,凭借出色的组织与沟通能力,积极推动各项校园活动开展。同时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风采,在逐梦路上砥砺前行,在竞赛场上屡创佳绩,在多元发展中绽放光芒。
逐梦路上的领航者:学业上,王思琪一直专业排名第一,必修课学分绩点4.14。大学期间,她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ALPS奖学金、东软教育二等奖学金、学习优胜奖、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实践就业之星等,这些荣誉见证了她的勤奋与努力。
竞赛场上的闪耀之星:王思琪在科研竞赛中,累计获得国奖6项、省奖28项。2022年,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省二等奖,在辽宁省大学生企业云服务开发者大赛、网络营销大赛中均斩获省一等奖,彰显其专业技能优势。2023年,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东北三省一区第三届大学生生态环保作品竞赛中荣获省一等奖,在第十七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凭借“汇农启创——AR拓展服务助力乡村新渠道”项目获得国赛三等奖,通过AR技术助力乡村发展,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多元发展的青春风采:王思琪积极参与暑期“党史学习”、寒假“校友访谈”等活动,还投身校外实习,积累实践经验。学院里,该同学组织并参与学雷锋便民服务、“党建知识竞赛”、体育活动月女排比赛等,展现出团队协作精神。社团活动中,她参与YOCSEF大连思辨论坛、元宇宙科技展志愿服务等,拓展自身视野。
外国语学院 闫玉莹
闫玉莹,担任日语21002班团支书、学院团委学生会学生团委副书记、助理辅导员。闫玉莹在学生工作中表现尤为突出,凭借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与责任心,积极策划并推动多项校园活动,展现出极强的团队领导力与执行力,成为师生认可的骨干力量。
“立学”——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大学期间,闫玉莹学习成绩始终位列专业前茅,并多次荣获省级竞赛奖项。曾获优秀学生干部、创新创业奖、国家励志奖学金、东软教育三等奖学金、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助理辅导员等。
在完成学业的同时,闫玉莹积极参与大创项目,相关创新项目成功获得省级立项,这一经历深化了她对专业的认知提高了她的实践能力。
“立身”——以身作则,榜样引领:闫玉莹参加并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共三十余项,担任学院团委副书记、班级团支书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带领同学积极参与活动。录制“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网络接力活动视频在辽宁共青团、辽宁学习平台等多个主流平台推送。
同时,她积极参与“青马工程”培训班,获得优秀学员称号;在第十六届“红色大拇指”学生讲师团中获得人气讲师。
“立行”——投身实践,不负韶华:作为外国语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服务团主要学生负责人,闫玉莹牵头组织了一系列志愿服务。在实践中,汲取了奋进力量的契机。身为学生干部,她始终以服务为核、实干为基、奉献为魂,在校园建设的征程上勇立潮头。
“立志”——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就业征程中,闫玉莹目标明确、准备充分。从一开始什么都不了解,到面试流程的熟悉,到面试高频问题的收集、再到面试回答思路的提前整理,她精心准备、为梦蓄力。凭借自信从容的姿态与扎实的综合素养,她成功通过航空公司面试,脱颖而出,斩获海南航空和深圳航空的双Offer。
健康医疗科技学院 李正
李正,专业排名第一,科技创新能力突出,多次在国家级、省级竞赛中斩获佳绩;社会实践经验丰富,带领社团成员服务社会;综合素质全面,是同学们眼中的榜样。
专业第一的学习标兵:李正深知,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未来发展的基石。自入学以来,他始终保持严谨的学习态度和高效的学习方法,成绩稳居专业第一。2024年,他以优异的综合表现荣获国家奖学金,这是对他综合能力的最高认可。此外,他还多次获得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荣誉,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科技竞赛的佼佼者:在科技创新方面,李正的软件著作权“医院人事管理系统V1.0”成功将信息技术与医疗管理相结合,为医院人事管理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充分体现了他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他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三等奖、辽宁省ICAN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辽宁省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三等奖等多个奖项。这些成绩不仅是对他创新能力的肯定,更是他不断探索、勇于挑战的生动写照。
服务社会的践行者 :作为智医研学社社长,李正始终秉持“服务社会、奉献青春”的理念,带领社团成员积极参与健康科普宣传、医疗技术培训等社会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他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可,多次荣获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标兵等荣誉称号。 此外,李正还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投身到街道工作,被评为优秀青年志愿者。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雷炯
雷炯,曾获国家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曾获华为开发者大赛百模千态AI挑战赛国家一等奖、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Java赛道国家三等奖、“码蹄杯程序设计大赛国家三等奖等;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开展研究,参与两项国家级大创项目。
学习之路:从初学者到竞赛精英。高三暑假,雷炯开始自学Java,确定了软件开发的职业目标。大学期间,他不仅学习课堂知识,还通过MOOC课程自学C语言,掌握了C++。大一时,他积极实习,积累经验,学习高效学习方法,并在字节跳动青训营中拓宽视野,与中科大学长合作开发了简版抖音App。大二时,雷炯专注于学业,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努力和实力,为学术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竞赛成就:挑战自我,勇攀高峰。在第十九届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这场汇聚了三万名选手的激烈角逐中,雷炯以扎实的基础和出色的算法能力,成功闯入总决赛并获得了个人优秀奖,这次经历进一步激发了他对编程的兴趣。在华为开发者大赛“百模千态”AI挑战赛中,雷炯和团队荣获全国总冠军,以坚实的技术和顽强的斗志,击败了众多双一流高校的对手,获得中国新闻网的专题报道。
交换生体验:全面发展,综合提升。雷炯不仅学术成绩优异,还积极参与各类实践,体现了全面发展的特质。2023年作为交换生,他在成都东软学院交流学习,迅速适应新环境后,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为团队提供新思路,解决技术难题,促进了团队整体水平的提升。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课外生活,还锻炼了他的沟通、协作和应急处理能力,增强了综合素质,并让他深刻理解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 上一篇:我校原创心理剧获市一等奖!以剧育心!
- 下一篇:避坑!专业律师维权细致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