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锦囊:8条,给大脑加满能量!
日期:2025-04-23  作者:党委学生工作部   来源:  浏览量:0


2024年,学校“育智育爱 师说心语”线上思政品牌项目启动,发布25篇优质作品,阅读量8万+。2025年,持续优化发力,将原创发布学生切实需求的行业前景、学业指导、就业规划、心理调试等各方面的优质内容,欢迎老师们贡献自己的智慧,为学生提供成长小锦囊,干货引路,请同学们持续关注。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王紫薇

书籍,承载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让我们得以跨越时空,与伟大的灵魂对话。阅读是与书对话的方式,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能让我们在字里行间领略不同的人生百态。

大学是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这个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快节奏、知识不断更新的社会生活,使阅读成为终身学习、持续自我提升的有效方式。

调查显示,87%的大学生陷入“阅读悖论”困境:向往书香却难抵短视频的神经刺激,渴望成长却困在选书迷宫中,92%的间歇性阅读计划止步于第三章。这不仅是意志力的较量,更是方法论的缺失。

“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实用且有效的养成阅读习惯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收获知识,遇见更好的自己。

制定短期阅读计划

确定每天的阅读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节奏和精力分布,将阅读时间精确到时间段,比如,每晚宿舍熄灯前阅读 30 分钟,安静的氛围适合沉浸式阅读,让思绪在书中沉淀。

制定每周或者每月要读数量和书籍类型,比如:每月阅读1~2本悬疑推理类或传记类书籍。也可以根据月份固定书籍类型,比如1月专注阅读心理类书籍,2月阅读文学经典,让阅读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

选择感兴趣的书籍

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书籍,更容易激发阅读的动力和热情。比如,对科幻类作品感兴趣,可以选择刘慈欣的《三体》、艾萨克·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等;对经济理财类作品感兴趣,可以选择罗伯特·清崎的《富爸爸穷爸爸》、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等。

借助学校图书馆检索系统或者选书平台选择书籍。善用学校图书馆的线上检索系统,根据馆藏书籍分类查找感兴趣的类目,还能看到热门借阅和收藏榜,了解同学们都在读什么。

豆瓣书单汇聚了众多读者的真实评价、涵盖了各种类型和年代书籍,微信读书榜单根据平台用户的阅读数据和评分、展示热门和高分推荐书籍。

 

参考任课老师、书评人或读书博主的推荐书单。任课老师往往在专业领域深耕,能推荐契合学业、拓展专业视野的书籍。书评人一般具备深厚文字功底,会挖掘小众但优质的书籍,给人带来新奇阅读体验。读书博主则会紧跟流行趋势,分享热门且有深度的读物,同学们可按需挑选。

营造舒适的阅读环境

打造或者选择安静、舒适、光线温和的阅读空间,减少外界的干扰,会给人很好的阅读体验。

打造温馨宿舍阅读小天地。在寝室精心布置一角,摆放常读的书籍,铺上柔软的坐垫,配上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打造温馨的阅读角落。

 

计算机23221班 张佳慧

探寻校园特色阅读佳处。在学习氛围浓厚的图书馆,找一个靠窗的角落,阳光洒在书页上,十分惬意。校园内的长条椅,周围绿植环绕,安静清幽,带上热水杯和书,享受户外阅读时光。

 

计算机23217班 郑思妤

构建沉浸线上阅读空间。使用阅读类 APP 时,开启免打扰模式,避免消息干扰。在 APP 内选择简洁、护眼的阅读背景和字体,模拟纸质书阅读体验。

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

充分利用无处不在的碎片化时间阅读或者使用电子设备或者随身携带一本小书,在闲暇之余阅读几页,积少成多,收获满满。

课间 10 分钟高效阅读。若前一节课内容复杂,可阅读轻松的科普短文、幽默故事,放松大脑;若课程较轻松,拿出单词书或专业知识点总结卡片,快速复习巩固。

日常出行阅读 “不打烊”。在等待公交车时,用手机阅读电子书;在排队打饭的 5 - 10 分钟里,打开阅读 APP 听有声书片段;在去教室的路上,听与专业相关的音频课程,将碎片时间高效利用。

 

计算机23221班 马国桐

 

计算机23223班 张耘硕

认真做读书笔记

做读书笔记是深化阅读效果的关键环节,从挑选合适工具,到阅读时巧用技巧,再到读完后的深度输出,每个步骤都能助力大学生将书中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提升阅读价值。

选用适配笔记工具。使用印象笔记、OneNote 等电子笔记软件,方便分类整理、随时编辑,还能插入图片、音频等丰富笔记内容。若喜欢纸质笔记,选择方格本,方便绘制思维导图和图表。

掌握阅读笔记技巧。在书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重点,如红色标定义,蓝色标案例。在笔记中,不仅记录原文,更要写下自己瞬间的联想、疑问,比如读到经济学原理时,可以联想校园内的商业现象。

完成读后深度输出。完成阅读后,制作简易的思维导图,梳理书籍框架和逻辑。在社交媒体发布简短书评,分享亮点和不足,与其他大学生交流看法,锻炼表达和批判性思维。

 

 

计算机23222班 胡竞文

 

计算机23217班 郑思妤

选择多样化的阅读方式

除了传统的纸质书和电子书之外,还可以尝试有声书的阅读方式,比如喜马拉雅、微信读书、得到等平台,涵盖了多种类型的书籍。此外,博客、演讲视频、互动式阅读也是不错的选择。

有声书畅听知识。在健身跑步时,听喜马拉雅上的名人传记,边锻炼边汲取知识;在睡前放松时刻,用微信读书的有声功能听舒缓的散文或诗歌,伴着书香入眠。

视频助力学习提升。在B站搜索专业课程讲解视频,如 “高等数学知识点精讲”,结合书籍学习,加深理解。观看 TED 演讲 “如何在大学找到自己的方向” 等,拓宽视野,获取实用建议。

互动阅读碰撞思维。参与线上共读活动,如微信读书的多人共读一本书,与其他书友实时讨论、交流观点。

 

 

计算机23223班 杨夕乐

奖励自己的阅读成就

当完成一个短期阅读目标或者读完一本经典巨著时,可以适当奖励自己。

比如,读完《人工智能:一种现代方法》,买一个可爱的机器人玩偶放在书桌上;完成一个月的阅读计划后,约上好友去看一场期待已久的电影,放松身心,享受阅读带来的成就感。

这些奖励能激励你继续坚持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愉悦的习惯。

给阅读习惯加码

当发现自己能够逐渐坚持阅读并养成习惯之后,可以适当提升阅读的质量和深度。

经典名著深度游。每学期至少挑战一本经典名著,如《百年孤独》《基督山伯爵》,感受经典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

跨学科阅读拓视野。理工科的同学可以尝试阅读文学评论类书籍,如《文学理论教程》,拓宽思维方式;人文社科的同学可以阅读科普类书籍《时间简史》,了解科学前沿知识。

回顾分享进阶阅读路。每学期末回顾本学期读过的书籍,制作阅读手账,记录感悟和成长。尝试将阅读心得整理成文章投到阅读相关的公众号、报刊上,在更广阔的读者群体中引发讨论,汲取不同见解,进一步提升表达能力与思维深度,在阅读分享的道路上不断进阶。

读书可以滋养内心。

你读过的每一行字、看过的每一句话,都会在无声中给予你滋养。你从书中体会的每一个观点、明白的每一个道理,都将带你去到更加高原辽阔的地方。

终有一天,你读过的书,会丰盈你的整个世界。

——人民日报

同学们,读书,可能没办法像变魔法一样,马上就给你们带来明显的成绩提升,也不能让你们一下子就成为学校里最耀眼的人。

但是当你们在学习上遇到难题,生活中碰到波折的时候,读过的书会让你们更加从容不迫。哪怕周围的环境再喧闹,只要沉浸在书里,就能找到一个宁静的精神港湾。

读书是一场长久美好的成长之旅  

只要你们愿意翻开书本,在字里行间去探索,就已经走上了一条不断进步、不断蜕变的道路。相信过不了多久,你们就会惊喜地发现,那个在书里不断汲取力量的自己,已经不知不觉拥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以及解决问题的智慧。

所以,同学们,多花些时间去读书吧,一定会给你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收藏本页